本站公告: 
 
要闻导读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导读

平原村

5/1/2025 8:28:45 AM | 7496次阅读 | 来源:万荣人报

 平原村,古称平原乡,又名南薛里村,因东西北三面土地平坦得名平原村。      

平原村原属河津县。1971年随里望公社划归万荣。1984年改公社为乡镇,属里望乡称平原村民委员会。全村560户,2300口人,耕种着5908亩土地。以农业为主,主产小麦、玉米、苹果和桃。    

  上个月,我电话请该村薛文清公十九世孙薛吉生先生,为我提供一些他们村的文史资料,他不长时间为我打了一份电子版。资料显示,他们村的历史久远。村中有7株古槐,大多数树身已空,容颜苍老,村民估计都有千年岁月。上世纪60年代,村民在南坡修地,挖出了不少秦汉钱币,有刀形、铲形,当时很多群众感到稀奇,就随意拿去赏玩,不知珍惜,所以都遗失了。      

  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在南坡发现大量陶片。2016年,在村里修建引黄渠道时,勘探人员在南坡挖掘出一座汉代古墓,甬道长4米,墓深5米,有一对男女尸骨,随葬品有9个黑色陶罐和一个方型陶器。这一切,都说明秦汉时期平原这块地方就有人类生活。    

 平原村土地肥沃,山川秀美,不过,他所以驰名于世,主要还是该村出了位大名鼎鼎的廉吏薛瑄。清光绪版《河津县志》八景诗之一就写了“平原村”,题目是《平原夕照》,诗曰:“偶到平原日已斜,山含返照衬残霞。文清千载流芳远,遗却余辉荫万家。”明代河津训导孟养气也写了一首赞平原村诗,诗曰“把酒平原对晚霞,钟鸣古寺噪群鸦。参天乔木斜阳里,知是名臣理学家。”两首诗都从不同的角度颂扬薛夫子薛瑄。另外,距该村南岭300米的平台上,有明代嘉靖三十五年竖立的一通“聚秀峰”石碑。石碑曾断为三节,文字漫漶不清。长期以来不光平原村把它视为珍宝,就连河津县也把它列为河津县“八景之一”。那么,它何以珍贵、典出何处?人们不得而知。我曾多次请教于人,也一直是个谜团。近年来,我搞地名普查,终于找到了一份资料,总算破解了这个谜团。原来,明代在薛瑄开坛授德以前,山西霍太山以南几无进士。而自薛瑄授德以后,山西霍太山以南文风蔚起,科第连年,名重海内,大江南北学子仰慕薛瑄学问人品,纷纷前来其故里拜谒,居则数月不回,或连年聆听教诲。治学之余,时常聚集在“聚秀峰”处,谈文论道,作诗抒怀,日久这儿就成了一个文化沙龙。那通石碑就是后人为了纪念那些文人学士美好的相聚而建立的。    

  可见村因人名,地因人灵。再看该村的民谣:北矗真儒里,南耸聚秀山,三龙二凤在村南,村北名叫卧龙埝,村东还有饮马泉,夫子家庙村中间。圣(盛)水井,小庙前,大庙钟楼连寺院,七井八池九关门,文清故里好平原。对这首民谣,薛吉生先生还作了注解:真儒里,是说该村村北有明代山西提督学校按察司副使陈棐于明嘉靖丙辰(1556年)所题的真儒里石碑。三龙两凤是说村南坡有三条大车道,像三条巨龙蜿蜒而上,东西两处临村的崖头,如凤凰一般,常鸣在郊。平原村原有7眼深井,8个池泊,9道关门。深井分布在南窑、四坊口、东弯、东头等处。惟有东头那眼深井,水质甘甜,能使柿子脱涩且保持柿子颜色鲜红透亮,不破裂。当时本村人和邻村人争相挑水,因而被人们誉为“圣水”。2005年,薛吉生从南巷那口圮塌的废井厦中,发现了一通凿井碑记,记述该井是明嘉靖二十七年所凿,字里行间流露出凿井的艰辛和血泪。    

   八面池泊只有两面遗迹尚存,其余待考。九道关门分别在东西南各巷,分内关门和外关门。内关门是过路戏台,平时可以搭上木板,上面演戏,下面行人。外关门则是砖石结构,起护村作用。晚上有专人关锁。村西那幢关门建筑别致,砖拱洞门,上面建亭,可以架梯子上去瞭望。洞门两边有清代举人、上井村严中律题写的石刻对联,联曰:平远山环,卓尔屏风外障;原隰水汇,还依砥柱中流。  

    平原村有大庙、大悲寺、药王洞、观音庙、三官庙、帝君庙、财神庙和薛氏、薛公家庙等20多处。 大庙,又称娘娘庙,圣母庙,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殿内塑有后土圣母像,配殿塑有诸位护神像。南边建有舞台,庙门外竖有铁旗杆,高丈余。还有铁狮一对,分列两旁,雄伟壮观。其构建、造形和基本格局与万荣后土祠相似,只是规模略小。庙旁尚有万历年间建的钟楼一座,可惜皆毁于战火。庙内所悬挂的铁钟,也历尽磨难,总算逃过一劫,现立于庙前,重约三千余斤。钟上有铭文:大明国山西平阳府蒲州河津县南薛里文清公七代孙薛应弟及室人孙氏施银40两,为圣贤庙造。

     大悲寺乃佛家寺院,在大庙东边,元至正月间修建。正殿佛神像高大庄重,钟鸣古寺,可闻数十里。浓郁的庙宇文化,凝结着平原村的远古文明。    

    现在,这些神庙只留下三处小庙,除此有的因年久失修圮坏,有的是在历次运动中被村人拆毁。  

   平原村确实够上钟灵毓秀地,人杰地灵村。远的没查到资料,光明代就有4位进士。一是薛瑄,字德温,号敬轩,谥文清。永乐庚子解元,辛丑进士。官至通议大夫,礼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著有《读书录》《理学粹言》《从政名言》。开创河东学派,世称“薛河东”,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廉吏,是明朝准从祀孔庙第一人。二是薛祺,天顺甲申进士。任刑部员外郎,工诗文。三是薛华,正德庚午举人,嘉靖癸未进士,任河南叶县知县。四是薛昌胤,崇祯壬午举人,癸未进士,选山东青州安丘县知县。  

   据考证,在明清科举时代,该村有20人为官,且都是为官正直清廉,宽仁爱民者,其中有11代16人受到朝廷封赠。至于宽人厚德、乐善好施、勤劳俭朴之人进入县志者更是不胜枚举。州、县、府、朝众多官吏或亲来谒拜,或题联,或悬匾,或立石,到处留下那些人的敬慕足迹,演绎出许多令人感慨的故事。现在保存的文物有:薛夫子家庙,系明万历年28年(1600年)由薛瑄五代孙尚义散官薛兰创建,庙为前后两进的四合院。两院各长31.6米,阔13.4米,前院房屋12间,保存完好,后院1976年被全部拆毁。薛瑄家庙及墓地于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进行全面修复。    

   平原戏台:这座戏台建在平原学校东隅,坐东向西,占地面积116.4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三椽,单檐硬三顶,三架梁后搭牵,山墙两边各开东高西低券拱门,樨头为砖雕八字廊壁。额坊、雀替为镂空雕刻,华丽精美,人物、动物形象逼真。梁脊板下书“1961年11月15日创建舞台3间”,1961是我国三年经济最困难时期,平原村能有经济力量建造这样构建精美、造型别致的舞台吗?后来查资料,原来他们把村后土庙的舞台拆迁另建于此。无怪乎市县文物局将他列为保护单位。  

    现在的平原村,路面硬化,巷道整洁,两边墙上各种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语,振奋人心;各种墙头诗洋溢着文化韵味,使人心情舒畅,心旷神怡。

更多
[关闭]      [返回]
热点标签
相关文章+more
最新公告+more
友情链接+more
传承中华文明  弘扬薛氏家风  圆圆满满做事  堂堂正正做人
邮箱:zhonghuaxueshi@sina.com    QQ群:423616073
中华薛氏文化研究会
京ICP备15014888号